编辑动态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暂无公告
《为了人的尊严》读后感:尊严到底有多大的“平衡力”?
 

    一本看似较为晦涩且有些深奥理论的小册子,深得读者竞相捧阅,细思量,一定有其自身独特魅力。这是一本关乎人类权利话语体系话题的睿智思维与理性思考的读本,令人沉思给人以启示。

 

    《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一书,我是很认真品读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吸引我包括吸引读者,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人格的尊重、对尊严弘扬的那种精神、勇气和担当。

 

    无庸置疑,在当代中国,人的权利保障还很不到位。因此,中国人权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国内许多民众所诟病。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人的权利意识在逐步觉醒。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已在积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各种人权论坛、各种人权宣言、各种人权呐喊、各种人权白蓝皮书、各种人权出版物充斥社会高层。

 

    然而,说权利是有局限性的人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不重视权利到片面张扬权利,不仅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能会把问题带入僵局乃至死胡同。因而,必须重视权利的相对物——义务,要摆平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如何在法律层面,特别是宪法中摆平这一关系,还是一道难题。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才把我国著名法律专家,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博士的思路,带回到中国古典哲学——他想在中国古典智慧中寻找答案。经过孜孜不倦地探寻,他发现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共同主线——人格尊严,既是中国传统义务观的基础,也能成为权利的基础,于是,便有了这本探索人的尊严,对中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与重构一书的出版创意。

 

    作者以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中国古典哲学传统视角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人格尊严理念为思想主线,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系统分析,既归纳出他们的先进与普世的观念,又批判了他们的缺陷与局限。作者从中国古典哲学内在精髓的传统视角来阐释有关人类尊严的深刻内涵,独特而有思想创意。通过分析,作者得出结论:以尊严为中心的道德体系能够将人的权利和义务和谐地统一起来,要比单纯地强调权利有优势,更易于被中国人接受。

 

    由此,作者提出,从事法律工作,特别是宪法工作的,要重视并认真对待每个人的尊严。在本书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呼唤:一个“君子”应该超越这种人格分裂,在所有领域都获得成熟、自主和有尊严的人格。不论是独处、在家庭还是在主权国家面前,他都有义务维护和健全自己的尊严;他尊重别人的尊严,并要求自己的尊严也得到对等尊重。作者借此引起全社会走进权利时代的同时,对人格尊严的关注,提醒人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堂堂正正地体面生活。

 

    “维护人的自由、尊严、安全和幸福”,这是人类发展永恒的话题。我想,这也是我国宪政学者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研究和探讨的动因之所在。

 

    转自:民主与法制网http://www.mzyfz.com/html/1407/2014-02-13/content-960288.html

 

    (2014217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赵卜慧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