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暂无公告
     出版社简介       
     总编辑致词       
      组织结构        
      员工风采        
      企业文化        
      荣誉奖项        
      招聘信息        
      经销网络        
      联系我们        

读奈保尔《幽暗国度》有感

作者:营销中心 姜华



奈保尔是一位向来充满争议的人,如果没有争议,他就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了。

1932年奈保尔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的一个婆罗门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幽暗国度》是印度三部曲中第一本,幽暗国度是奈保尔对于更多了解印度写的一部著作。书中所描写的印度之旅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段寻根之旅。他对于印度描写的视角是若即若离的,同时他对于印度的情怀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体制的腐败令他愤怒,风俗的丑陋令他惊恐,他也真心痛惜印度的当下文明...当然他的思想感情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大众的普通的悲悯,而不限于他的印度身份。 同时他也无时不在用第三者的眼光旁观这座古印度文明大厦的运行;千年来印度的上层一直准备好在容纳一个人......

《幽黯国度》由几种不同的感受组成,初到印度的震惊,继之而来的不满,都阻挡不了奈保尔那一时刻对印度一切好奇心,想象力与明晰的视角并用,使《幽黯国度》好比是最精细的地理笔记,又如同一卷蔓延拓伸开来的印度风情画,引领我们走入一个杂乱动感的、鲜艳的,时时刻刻令人迷失其中的世界。最令他着迷的不是历史,不是古迹或废墟,而是那些他接触的形形色色,来自各阶层的印度人。对印度的感受很快就迷失在对他与仆人的关系和旅行见闻的细节描述上。读到奈保尔描述孟买贫民区的段落“进去之后,空间突然奇缺。建筑结构低,非常低,小门通向细小昏暗的单间,紧挨着的其他建筑看上去是商店,时常瞥见有人在地面的绳床上。人及其需求全都萎缩了”。

神经异常敏感的奈保尔在印度,尴尬地融入在人群中,只见到处都闹哄哄,到处都写着脏、乱、差,那无所不在的贫穷,和人的惰性、制度的堕落。读过再多的书,有再大的心理准备也抵消不了亲临故国,那令人愤怒的现状所带来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冲击。现实中的印度勾起了奈保尔的“新仇旧恨”,他更矛盾也更尖刻了。

在《幽黯国度》里,奈保尔形容自己被印度搞得歇斯底里。这并非虚张声势。印度的见闻强烈地刺激了奈保尔。他要以什么样的身份批判印度的不可救药?殖民心态?肯定有,而且比例不小,但又不尽然。他身上流有印度人的血液,虽然他对这个祖国无比隔膜。但他与印度之间的联系,却远不是他童年所以为的那么轻浅。所以一旦他咒骂起印度的衰败不堪,他会有比殖民者更为刻薄的心态。也许,出身和背景的尴尬注定了他只能以抵抗和批判的态度直面这个世界。假如他真是生为白人,可能他会体恤得多。毕竟,我们总是容易对他人的过错更宽容,对自己人,因为根本无法撇清,我们可能会严苛的多。

奈保尔似乎只有两幅面目:要么万分冲动,要么不露声色,前者是真心,后者出于自控和自我保护。就这样,奈保尔的思路将我们带到各处游荡。他如同孩子般兴趣盎然地描述他的所见之处,他的笔触时而从容时而躁狂,他的情绪如同抛物线大起大落,从歇斯底里到冷静幽默再回到神经冲动,温柔与暴力交错而至,读者几乎和他一样紧张着。

人在印度寻到了归依之所,所谓游子情怀。曾断开的纽带随着穿行日久渐渐失而复得,在返回祖父故乡时达到高潮。随之而来的却是愈来愈深的痛苦——越认同这个国家精神上的虚无,就越恨它实质上的不堪。痛到深处难免歇斯底里,读者随着作者沉浸入一次又一次的抓狂中……

一年之后,奈保尔从印度返回到英国,人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从海水里拖上岸。紧紧包围着身体的水牢牢抓住人,柔软而强大的感觉使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一旦出水回头再看,它又只是深蓝的大海,青秋的天底下海平面如一条直线,浅浅的浪拍打着脚下的沙滩,印象画一副而已。人出水的片刻,图画也好,喧闹的人世也好,似乎不再重要,要紧的是那些痛无可依,恨无所表,爱无所达的情绪。祖先的印痕让他情不自禁认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而现代人的理性和思维方式又让他忧虑于这个国家的未来,取舍与审判已出于他能力之外,身处复杂的感情中,只能坦诚表达自己而已。

奈保尔对印度的认识几乎是隔膜的经验,不是直接的体验。从他谈印度宗教或者文化的文字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教养、知识都是由父亲点拨开启的,他自幼便是从英国人的视角来认识与他没有直接关联的印度。说句实话,奈保尔无法从情理上去认同印度,他满目所见的愚昧贫穷,必然要去经历一番激烈矛盾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