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暂无公告
     出版社简介       
     总编辑致词       
      组织结构        
      员工风采        
      企业文化        
      荣誉奖项        
      招聘信息        
      经销网络        
      联系我们        

怀揣信仰、勤奋克己,实现中国梦——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有感

作者:发行中心 孙硕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用现在的话说,他无疑是一位成功人士。古往今来,无论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还是谈吐不凡的学者,亦或声名大噪的艺术家,虽然性格迥异,生活环境有别 ,但纵观他们的人生,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但凡有为之人,必怀揣自己的信仰,勤奋克己。

如今,有一个热门词汇叫“信仰缺失”,总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可以解释为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有,并将其奉为行为准则。那么,我认为,信仰是以某人的人生经历、拥有的学识、对是非、善恶的基本判定标准为基础,将其作为实际行动的准则,民族的信仰亦然。那么,信仰缺失是不是没有信仰呢?我认为不是。信仰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不单指宗教信仰、个人崇拜,我更推崇《博弈圣经》里的说法——信仰是人精神的觉醒,由此,我认为,人有学识、有财富,这些都不够,还需要自我升华、勤分克己。没有麻木,才可能真正的觉醒,而信仰本身,也是勤于思考的结果。

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在我看来,这实际也谈到了信仰与勤奋之间的关系。曾国藩如果仅仅是为进德,可能一生只是一个儒学家,而他学以致用、也为修业,因此,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若读书不为修业,只为进德,假如不是避世归隐,其结果很可能自恃清高而迂腐,怀才不遇而颓靡,在置身现实社会而格格不入时,心里产生的落差感和情绪上的不满,最终很可能导致进德的失败,信仰的遗失;若读书不为进德,只为修业,即使在某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但作为社会的个体,想要真正有所建树,是需要与人沟通、配合的,无德之人,想必会因失道而寡助,或者说,一个连价值观和道德尺度都没有的人,恐怕很难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灼见,无德之人再勤奋,也与真正的成功相去甚远。一个民族,假如只有文化与美德,却不勤于奋斗、勇于开拓,那么最终也无法实现人民的富裕;一个民族,如果只拥有经济的发展,却无视道德的缺失,那么最终也无法实现民族的复兴。

《曾国藩家训》中最核心的思想,大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修身才可齐家,齐家才可治国,治国才可平天下,而天下不平则国难治,国不治则家难齐,家不齐则身难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者,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梦:修身齐家,是中国梦的本质——每个人民幸福,每个家庭幸福。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治国平天下,包含在中国梦的世界围度和历史维度中,国家昌盛,民族复兴,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梦;而平天下,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更多的含义是天下平,中国和平,周边地区和平,世界和平,经济才可以发展,人民才可以幸福,每个人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才更幸福。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时代的发展中从未放弃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我也相信,怀揣坚定的信仰,勤奋克己,最终也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