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暂无公告
     出版社简介       
     总编辑致词       
      组织结构        
      员工风采        
      企业文化        
      荣誉奖项        
      招聘信息        
      经销网络        
      联系我们        

略论“独角札丛”的成功:一个美丽的中国“法学梦”

作者:法律二室 程王刚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自2010年改制以来,在一些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疑,“独角札丛”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特色产品之一,她正在阅读界吸引、收获更多的读者——不仅仅是法学界的读者群体。

在我看来,“独角札丛”这个冉冉升起、蒸蒸日上的出版界新星的成功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编辑的深谋远虑和精心打造。没有有魄力有雄心、具备敏锐眼光又能巧妙构思的编辑,“独角札丛”的成功是无法想象的。编辑深远的眼光,成就了“独角札丛”雄浑、磅礴的气势;编辑高水平的鉴定、确定能力,成就了“独角札丛”高雅、实在的格调;编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成就了“独角札丛”魅力之恒久与经典。

第二,一以贯之的主题。“感受法学与人文之美,栖息思想与诗意之间”是“独角札从”的主题。她的视角是法学的,又不局限于法学,而进入了人文的美境。她揭示、深化了法学思想,又兼具文学的味道,浸润着诗意。她的主题是一贯的,但是绝对不单调,甚至可以说,她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有独特的哲思,有坚实的考据,有对求学之路的追忆和回顾,有对异域文化的传播,有理论的分析,有事实的评价,有意义的追寻,有价值的探讨——法“象”万千。独角札丛,具有开放性,她不限制于法学的某领域,法学的所有领域都可能是她的疆土或乐园;她具有新颖性,绝对不是庸俗法学论文充斥的陈词滥调、虚伪和矫情,而是作者们一个个独特的风格和新鲜内容的展示;她一扫法学的枯燥和呆板,赋予法学以趣味、幽默、灵性、诗意、韵味;她致力于法治国家的构建,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识、思想。

第三,卓越的作者队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辑无论如何才华横溢,无论如何纵横捭阖,无论如何精致细腻,没有卓越的作者队伍,独角札丛,这个品牌是不可能成就的。没有强大的作者队伍支撑,编辑的雄心、美梦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独角札丛”的作者们,有的是法学界专门领域的权威,如中国宪法学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先生、中国法理学的重镇谢晖先生;有的是专业精深、闻名全国的著名学者,如“法律讲堂”的龙大轩先生;有的是法学界的新锐,如何勤华先生的高足、在法律博客名重一时的张海斌先生,林来梵先生的高足、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刘练军先生,亲炙刑法学界“南高北马”的吴情树先生,“法学界近年最年轻的教授、博导”施鹏鹏先生。除了这些作者卓越之外,法学名家,如舒国滢、梁治平、许章润、张文显、林来梵,他们的“序言”也为独角札丛增光添色。

第四,有益于社会的内容。一本书、一个系列图书的质量、口碑,最终取决于她的内容。如果没有干货,没有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内容,不能激发人们“起而行”,无法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再好的作家名声、再权威者的序言、再精美的装帧、再考究的纸张、再便宜的价格、再优美动人的宣传语,皆不过是花招,花里胡哨,绣花枕头一包糠,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有益于社会的内容,不一定非得是贴近社会的内容不可。好的内容,可能是“高”于社会现实的内容,正如巧妙经典的文学,高于现实的生活,却脱胎于现实的生活。独角札从十本书的内容,无不是作者们多年学养和人格修养的凝结,无不达到了相当高超的艺术之境,无不体现了当代中国法律人的深思或玄想,期待或展望。

第五,简洁、淡雅的形式。形式,有时,甚至决定了内容。茶杯如果是圆的,茶水就是柱状的;茶杯是方的,茶水就是方体。就像人的“形象”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她的实在。独角札从,封面简洁、装帧淳朴、颜色淡雅,一看,就是不俗的沉静的高水准之作。

第六,别致的书名。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人们没有太多的精力,没有十足的耐心去慢慢审视判断一本书、一个系列图书的内容。书名的重要性也即在此了。书名犹如风向标、指示牌,是人们深入阅读的诱引、向导。别致的书名,是平淡生活之海中的一朵浪花,是俗艳的万花丛中的一颗奇葩,是芸芸众生中的美人一瞥。“宪在”、“法象万千”“法律的灯绳”“法律的断章”“法治的谜面”“十字架上的正义”等等,无不蕴含编辑的心力和才思,无不充满暗喻的意象,无不具有文学上的美感和哲学上的深度——简洁、优雅、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法学界多多少少也出过一些优美生动的法学随笔,如舒国滢的《思如浮萍》,梁治平的《波斯人的信札》、许章润《说法活法 立法》,等等,但是,在法学随笔出版方面最有成绩的,最有气势的,最具品牌力量的,还是要数“独角札丛”。其实,许多法学家大多都很博学、很幽默、很优雅,像萨维尼、格林兄弟、拉德布鲁赫、施林克,像边沁、霍姆斯,等等,皆为“文人法学家”。我国法学家亦有此“类型”,像创作犯罪小说的何怀宏,诗歌讽世的高鸿钧,钻研“论题学”的舒国滢,研究“司法与影像”的徐昕,探索“法学与数学”的何柏生,以及“80后”研究法学与希腊神话的“浪子”海松,等等,也不遑多让。

独角札丛,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法学梦”,她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缤纷华章。独角札从的风采,或许就在此:她让我国法学不仅具备本身的“正义”,还让法学放射出美丽的光芒——她使法学从“狭隘”走向了融合、综合和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