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暂无公告
     出版社简介       
     总编辑致词       
      组织结构        
      员工风采        
      企业文化        
      荣誉奖项        
      招聘信息        
      经销网络        
      联系我们        

我的读书历程

作者:发行中心 陈晗雨



我读书不多,但是回想起来,好像还是有一段历程的。

小时候看书,印象最深的是《隋唐演义》和《西游记》。那时候书少,有个崔姓同学家里有一箱一箱的小人书,于是班上几个同学便常常去他家里蹭书,我最常翻看的就是《隋唐演义》。他对书很是爱惜,所有的书都分门别类的放在纸箱里,有的书已经买了很长时间,但还是像新的一样。所以,我们去他家看书,也坐得端端正正,拿书翻书都很仔细,生怕弄坏。以前我上学的课本用妈妈的话说是“学透彻了”,一学期下来,基本上一本书能读成两本书厚,用现在的行业术语表达是书的品相惨不忍睹。后来在崔同学那里久了,对书的爱惜程度提高不少,这也是我对《隋唐演义》小人书一直有很深印象的原因。《西游记》是我常看的另一本书。这本书印象中好像是越读越薄,最后只剩下没了封面和封底的下册,但是仍然不影响我喜欢它。每次拿起随便翻到哪一章,故事都那么吸引我而且不失完整。那时晚上还能听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拿着小收音机津津有味地听故事,感觉承载了小时候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味道。我想这应该可以算是全媒体阅读的最早雏形吧!从我小时候看书的经历,还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时读者眼中大多只有好书,而没有出版社的概念。我现在也不知道《隋唐演义》和《西游记》到底是哪个出版社的。所以说,一个出版社出好书是最重要的!现在做出版很多年了,我想象中这两套书应该是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或连环画出版社,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会一定要再去重拾儿时的记忆。

大学期间,是读盗版书的年代,代表图书当属金庸的小说。那时我们男生四个宿舍二十三个人,一套盗版三联书店的金庸全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被每位同学通过细致多次地传看,十四本书基本就成了四五十本,最大限度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效果。现在看,那时已有出版社的品牌意识,知道三联版的最好。而从发行角度看,这么多年以来,高校图书市场格局一直未变,大学生除了课本,很少愿意再花钱买其他课外书,出版社获得教材以外的收益微乎其微。加上现在电子书普及,读类似金庸的作品更加便利且基本无费用投入,因此,高校图书市场的开发,最大难点在此!

现在的我读书随意性很大,往往家里书房、卧室和卫生间都有几本。人在哪里书就在哪里,顺手拿起都能看。因为工作的缘故,除了看图书内容,还习惯性地看看版权页和用纸情况,算一算印张定价。遇到销售不错的书,还会根据开卷监控数据和从同行打问来的销售量,估算一下销售收入和出版社大概能赚多少钱。这就是从事出版发行工作的职业病吧!

除了同行之间经常交流赠书,我还习惯出差时买书。买的书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喜欢读的,一种是和工作相关的。逛书店时看到一本书不错,就会翻一翻内容,而且我一般不看目录,看完版权页直接翻到某一页,只要能吸引住我让我看下去,基本上就买了,然后一路看下去。我曾在山东出差时买了一本姜戎的《狼图腾》,那时候这本书还没有特别火,媒体还没有什么宣传,只是在书店里面已经卖得不错了。我看到这本书在批发市场被码成一个单本小堆,随手拿起就没有放下,晚上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后来这本书连续上榜109个月,成了超级畅销书,究其原因还是内容好,只要和读者见面,就有很高的销售可能。我社出版《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后,在广州做推广活动时我买了一本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011年是曾国藩诞辰200年,当年市场上曾国藩的图书很多,但大多是把曾国藩家书、家训或是他的《冰鉴》重新包装出版,原创图书比较少。张宏杰的这本书当时影响比较大,算是曾国藩图书选题的代表作之一。我之前看过他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写得很好,于是就买了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则想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情况,二则也想对做好《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的市场推广有些借鉴。个人认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写的不如《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有些偏重史料,通过大量史料对曾国藩其人和晚清社会的透视。所以我们后来在推广郦波老师这本时,除了利用郦波老师在百家讲坛的影响力外,特别突出图书这本书的修身励志的角度,组织了诸如 “曾国藩如何教育富二代”等媒体宣传,强化教育功能,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抓住了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差异,突出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的教育卖点以及家长这类读者人群。

最近和陈易小朋友一起看绘本,给她讲故事。小孩读书很有意思,你以为她什么也不懂,说不出来话来,可是她也有自己的选择。比如在十几本书中,她会特别挑出一本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绘本《谁哭了》,讲的是几个主人公小熊、小兔、小鼹鼠说自己长大了,不再因为小事哭了的故事。她也喜欢《你好》《洗澡》这几个故事。而同一系列的另一本《尿床了》,讲过两次后,她便再也不肯看。你给她讲,她会啪地一下把书翻到最后,扔到一边,然后爬去抓起另一本书递到你手里。想想也很有意思,多小的读者也有个人的喜好。看来以读者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做一本好书的道理从读书的过程中都能有所领悟。

我读书的历程,因为从事出版工作的缘故,总结起来是从实践到理论,又通过理论印证实践。前阶段培训一位老师说过,当一本书的内容吸引到读者的灵魂时,出版社用好书赚钱的经济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能把读书和工作这样深入的结合,于我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专家评语:文章贵在真实,故事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作者梳理了自己的阅读历程,展现了一个出版人对书,对阅读的理解。如能深入探讨则更佳。